培训学徒不给工资,合法吗?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许多企业开始注重人才培养,尤其是对学徒制的推广,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出在培训学徒期间不给予工资,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培训学徒不给工资是否合法呢?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学徒制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学徒在培训期间,虽然未正式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但与用人单位之间仍然存在劳动关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内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由此可以看出,试用期内的劳动者是有工资收入的。
在培训学徒期间,用人单位不给工资是否合法呢?答案是否定的,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学徒在培训期间,虽然工资可能低于正式员工,但用人单位仍需支付一定的培训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职业教育责任,对学徒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企业不得以不支付工资为由,拒绝履行培训义务。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可能会以学徒工资低、试用期工资低等理由,规避法律规定,对此,劳动者应当提高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旦发现企业存在违法行为,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培训学徒不给工资是不合法的,企业在推行学徒制时,应当依法支付学徒工资,切实保障学徒的合法权益,劳动者也要提高法律意识,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劳动关系环境。